LInux指令-系統-硬體-filesystem
df:查詢硬碟使用量
參數:
-a:顯示全部的檔案系統和各分割區的磁碟使用情形
-i:顯示i -nodes的使用量
-k:大小用k來表示 (預設值)
-t:顯示某一個檔案系統的所有分割區磁碟使用量
-x:顯示不是某一個檔案系統的所有分割區磁碟使用量
-T:顯示每個分割區所屬的檔案系統名稱
-h:用KB MB GB show大小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du:查詢檔案或目錄的磁碟使用空間
參數:
-a:顯示全部目錄和其次目錄下的每個檔案所佔的磁碟空間
-b:大小用bytes來表示 (預設值為k bytes)
-c:最後再加上總計 (預設值)
-l:計算所有檔案大小
-s:只顯示各檔案大小的總合(用於查同一目錄下總合)
-x:只計算同屬同一個檔案系統的檔案
-L:計算所有的檔案大小
-h:用KB MB GB show大小用1024為基準
-H:用KB MB GB show大小用1000為基準
-S:計算時不含子目錄
--exclude=<匹配條件>:指定忽略file 或directory
--max-depth=:往下計算幾層
範例:
du -s --exclude=*.conf /etc
計算/etc下除了conf結尾的總合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fsck:檢查、修復linux檔案系統
fsck -參數 分割區名稱
參數:
-a:自動修復
-r:執行時會詢問(互動)
-V:顯示處理時的每一個步驟
-t:指定一個檔案系統
-n:不要真正執行,只看執行時會做那些動做
-R:略過根目錄
-P:以平行方式同步檢查
-C :可以在檢驗的過程當中,使用一個長條圖
-f :強制檢查!如果 fsck 沒有發現任何 unclean 的旗標,不會主動進入
細部檢查的,如果您想要強制 fsck 進入細部檢查
fsck -C -f -t ext3 /dev/hdc6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e2fsck:檢查、修復ext2
fsck -參數 分割區名稱
參數:
-a:自動修復
-b:以指定的superblock代替預設的
-c:執行badblock程式看是否有損害磁區
-f:強迫檢查,不管是否clean狀態
-r:執行時會詢問(互動)
-V:顯示處理時的每一個步驟
-t:指定一個檔案系統
-y:將問題都設為y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mount:掛上檔案系統
mount -參數 設備名稱 存放目錄 mount ip位址:/所提供的目錄 存放目錄 設備名 稱:如/dev/hda2、/dev/fd0
存放目錄:必須是已存在的目錄
參數:
不加參數:顯示目前已經掛上來的檔案系統、目錄
-a:掛上/etc/fstab下所述全部的檔案系統
-t:指定所掛上來的檔案系統的名稱 (見/proc/filesystems)
-n:掛上檔案系統時不會把檔案系統的資料寫入/etc/mtab中
-w:檔案系統設定為可讀寫
-r:掛上來的檔案系統設定為唯讀
範例:
mount -t iso9660 /dev/hdd /cdrom
掛上光碟機,把光碟機之資料放入/cdrom目錄之中
mount -t ext3 /dev/sdb3 /mnt
如果不加-t ext3會自動mount為ext2.不管你是否mkfs為ext3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umount:卸下已掛上的檔案系統
umount 已經掛上的目錄或設備名稱
範例:
umount /cdrom → 卸下/cdrom目錄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mkfs:製作檔案系統
參數
-t:指定類型 ext3 ext2 ReiserFS
-c:檢查損壞磁區
-l:從檔案中讀壞軌資訊,建立時壁開
-v:列出過程資訊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mkswap:建立swap
範例:
mkswap /dev/sda4
swapon /dev/sda4
swapoff /dev/sda4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mke2fs:製作檔案系統 (類似dos之format)
mke2fs -參數 設備名稱
參數
-b:指定資料區塊大小,其有效值為 1024、2048、4096 bytes
-c:建立檔案系統前,先檢查有無壞軌
-i:設定每一個 inode 所指向的檔案,其預計所能儲存的空間大小,勿設定
小於block size 否則無意義。
-j:建立 ext3 日誌式檔案系統
-N:指定 inode count
-L:格式化同時,指定檔案系統標籤(fs label)可以用來替代裝置名稱來使用
-m:百分比,指令保留給系統管理者的區塊比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who:顯示目前線上使用者
-m:顯示本身的資料
-q:顯示使用者帳號和線上人數
-i:顯示使用者的閒置時間
-w:顯示線上使用者能否用write傳送訊息給他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w:顯示目前線上使用者 (可顯示正在執行的指令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vall <檔案名稱:傳送訊息給線上所有使用者 (root專用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write:傳送訊息給線上某一位使用者
#write 使用者帳號 終端機名稱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mesg y 或 mesg n:設定是否讓別人傳送訊息給自已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talk 使用者帳號 終端機名稱:與別人聊天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sync:把記憶體中的資料寫入硬碟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date:顯示日期、時間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shutdown:關機
#shutdown -參數 時間 訊息
k:並非真正關機,只是送出訊息
r:關機後重新開機
h:關機後不重新開機
f:快速關機
n:快速關機,不要經過init的程序
c:取消關時的程序
t:在警告訊息和刪除信號間做停留
時間可用now或任意數字 (代表分鐘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reboot:快速重開機 (類似按 Alt + Ctrl + Del 鍵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top:查看系統狀態;每隔幾秒更新一次,按 Ctrl + c 結束
參數
-d:設定間格時間,以秒為單位,default為五秒
-i:忽略idle的程序
-n:設定更新次數
-q:持續監控執行狀況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ps:查看系統中正在執行的程式之程序資料
參數:
-l:長格式顯示
-u:顯示使用者名稱和起始時間
-i:顯示各程式的詳細執行情況
-s:顯示各程式的訊號名稱
-v:顯示虛擬記憶體使用情況
-m:顯示記憶體分配情形
-f:顯示執行的路行群
-a:其它使用者執行的程式一併顯示出來
-x:顯示所有程序
-r:顯示前景執行的程式
-c:只顯示執行程式的名字
-e:顯示執行程式的環境變數
-f:不顯示標題欄
-w:若訊息一列無法容納,則換列顯示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pstree:以樹狀圖顯式程序間關係
參數:
-a:顯示每個程序的完整指令,含路徑,參數
-h:特別標明正在執行的程序
-p:顯示程序的識別碼
-n:用程序示別碼排序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kill:終止程式之執行 (配合ps指令)
kill 程序號碼 (pid) → 強迫終止程式之執行
-l: 列出所有的信號
-1:重啟process
-9:強迫關閉process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uname:查詢linux版本 (/proc/uname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free:查詢目前記憶體的使用情形
參數
-b:以 bytes 為顯示單位
-k:以 kilobytes 為顯示單位(其實這也是預設值)
-m:以 megabytes 為顯示單位
-t:增列一行記憶體總計
-o:不顯示緩衝區調節(buffer adjusted)資訊
-s:持續的間格顯示,時間單位 - "秒"。可用來觀察記憶體耗用的變化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uptime:顯示目前的使用者和平均的系統負荷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finger:列出某人的線上資料
finger -參數 使用者名稱
參數
-s:使用短格式顯示使用者的各項資訊
-l:使用長格式顯示使用者的各項資訊
-p:使用長格式顯示時不列出計畫檔和專案檔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man:查詢某個指令的輔助說明 → man 指令名稱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help:查詢某個內建指令的說明 (bash shell) → help 內建指令名稱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whereis:尋找某個指令的檔案位置 → whereis 指令名稱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locate:找尋檔案 → locate 相關字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at:設定某一個時間執行某一個指令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crontab:設定每天或每月定期執行的指令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nohup:設定退出系統後,程式仍不被終止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arch:顯示主機的硬體架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logname:顯示登入系統的帳戶名稱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tune2fs 可把 ext2 upgrade 成 ext3
範例
tune2fs -j /dev/hdXX
轉換 ext2 的檔案系統為 ext3
tune2fs -i 0 -c 0 /dev/hdxx
關閉定期檔案系統檢查的預設期間
-i 指interval設為 0 時,會關閉每 180
-c 指的是在兩次檔案系統作檢查間隔間的總掛載數0時,kernel會不作檢查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elvtune block I/O 效能的調整設定
預設的讀寫值從 8192 read, 16384 write
如果一開機就要作此調整,可在 /etc/rc.d/rc.local 檔案加入
範例
elvtune -r 1024 -w 2048 /dev/sda
write 的 latency 通常是 read latency 的一半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last
參數:
-n:我們知道 last 會讀出這個月的資料,若資料量太大,可使用-n以顯示的筆數
-f:預設讀出 /var/log/wtmp 這個檔案,但是我們可以透過 -f 讀取指地檔
範例:
last -n 5 -f /var/log/wtmp.1
將上個月的資料讀出,僅讀出 5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lastlog
lastlog 只是讀出 /var/log/lastlog 內的資訊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hdparm:IDE 硬碟加速設定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bg:將程序弄到背景執行與後面加&相同 # bg (編號)
#fg:將程序弄到前景
ctrl+z 暫停程續並給于編號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jobs:列出目前工作的程序及編號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nice:改變程序執行的優先權等級
-n:指定優先等級, -19~20負數越高則等級越高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renice:重新調整優先權等級
參數:
-u:指定使用者
-p:程序識別碼(default)
範例
renice 5 -u hankce
屬於hankce的程序,優先權等級調為5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fdisk:分割硬碟分割區
參數:
-b:指定磁柱大小 512 1024 2048
-C:指定磁柱數
-H:指定磁頭數
-S:指定每個磁軌的磁區數
-l:列出指定設備分割區資訊
-u:列出指定設備分割區資訊,以磁區代替磁柱
-s:列出指定設備分割區區塊數
互動model
a 設定Active flag
n 建立新的partition
d 刪除partition
l 列出所有partition id
t 更改partition id
w 將目前的partition資訊寫入硬碟
q 離開fdisk程式
m 顯示指令說明
u 切換顯示單位為磁柱或磁區
p 列出目前分割資訊
v 檢驗分割區表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debugfs:檔案系統除錯器(互動)
參數:
-w:指定為可讀寫模式
-b:指定區塊大小,替換自動偵測
-s:指定superblock,替換default
範例:
debugfs /dev/sdb1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dumpe2fs:顯示filesystem相關資訊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sar:System Activity Reporter(系統活動情況報告)的縮寫sar工具將對系統當前
的狀態進行取樣可以連續對系統取樣,獲得大量的取樣數據,取樣數據和分析的結
果都可以存入文件
語法sar [-option] [-o file] t [n]
每隔t秒取樣一次,共取樣n次,其中-o file表示取樣結果存入文件file中
sar [-option] [-s time] [-e time] [-i sec] [-f file]
從file文件中取出數據,如果沒有指定-f file
參數:
-A 匯總所有的報告
-a 報告文件讀寫使用情況
-B 報告附加的緩存的使用情況
-b 報告緩存的使用情況
-c 報告系統調用的使用情況
-d 報告磁盤的使用情況
-g 報告串口的使用情況
-h 報告關于buffer使用的統計數據
-m 報告IPC消息隊列和信號量的使用情況
-n 報告命名cache的使用情況
-p 報告調頁活動的使用情況
-q 報告運行隊列和交換隊列的平均長度
-R 報告進程的活動情況
-r 報告沒有使用的內存頁面和硬盤塊
-u 報告CPU的利用率
-v 報告進程、i節點、文件和鎖表狀態
-w 報告系統交換活動狀況
-y 報告TTY設備活動狀況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iostat:iostat是I/O statistics(輸入/輸出統計)對系統的磁盤操作活動進行監視
參數:
-c為匯報CPU的使用情況
-d為匯報磁盤的使用情況
-k表示每秒按kilobytes字節顯示數據
-t為打印匯報的時間
-v表示打印出版本信息和用法
-x device指定要統計的設備名稱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vmstat:vmstat是Virtual Meomory Statistics(虛擬內存統計)的縮寫,可對操作系統的 虛擬內存 進程 CPU活動進行監視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留言列表